《中國煤炭報》:“小老虎”撫今追昔感黨恩
全國勞動模范、三十工程處原“猛虎掘進隊”隊長陳登明是踐行“猛虎精神”的“靈魂人物”,多年來,他一直是煤炭人學習的榜樣。
陳登明曾帶領隊伍先后40余次刷新全國紀錄。1989年,他作為煤炭行業唯一的代表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全國勞模表彰大會,并代表全國產業工人在天安門上觀禮國慶盛典,在觀禮臺上發言。
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筆者探訪了陳登明。
全國聞名的“小老虎”
“黨的政策好,現在的娃娃生活好呀……”見到陳登明時,他正在家門口和鄰居聊天。高大的身形、渾厚的嗓音,盡管他已72歲高齡,腿腳不如往常利索,心臟做了搭橋手術,但還是精神矍鑠。
1969年3月,當時還隸屬于煤炭工業部的三十工程處組建了掘進7連,同年9月改為掘進7隊。1975年10月,全國煤礦采煤掘進隊長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掘進7隊被煤炭工業部命名為“猛虎掘進隊”,成為全國煤炭戰線十面紅旗之一。
“1970年,我21歲,正是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提到剛加入礦建隊伍時的情景,陳登明一下打開了話匣子,眼中閃動著光芒,“那時候是計劃經濟時代,時間緊、任務重,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兒,多干一班就多為國家多做一些貢獻。每個人都很拼,工地上熱火朝天,我們隊大部分人都是‘上滿班,干滿勤’,我升井吃完飯又隨著下一班一起下井,最多時一個月上了50多個班”。
陳登明的耐力非同一般,當年在井下是出了名的“干活猛”。筆者給他讀了一段早年刊登在報紙上的對他們隊的報道:“架棚子,別的隊一班最多架8架,我們隊一班架20多架;推礦車,別的隊兩人推1輛,我們隊一人推2輛。”
陳登明聽后露出了微笑,說“滿載礦車我能推2輛,空車皮連起來我能推8輛甚至9輛,需要三個人抬的架子,我一個人就能扛起來,那時,砍架棚最耗體力,別人一班最多砍8架,我一班砍了20多架”。
陳登明說:“1973年10月,我們在石臺煤礦開拓巷道747.6米,那年總進尺3000多米,一年創兩項全國紀錄。當年給我們隊每人發了一件白背心,上面寫著‘創747.6米全國紀錄’”。
“小老虎”這個稱號是隊友給陳登明起的,因為他干活利索,也因為他屬虎。“小老虎”當年享譽淮河兩岸,后來更是聞名全國,很多煤炭人都知道 “猛虎掘進隊”的“小老虎”陳登明。
“黨給我的榮譽實在太多了”
“我1974年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正式入黨,入黨那天是個大日子,我記得很清楚,我換上了一身新衣服,跟著黨支部書記去宣誓”。陳登明談到入黨時的情景略顯激動,對當年一起戰斗過的黨員同志更是記憶猶新。
“入黨時是計劃經濟時期,國家缺煤,我就對黨承諾,一定要帶領隊員們加緊生產,加上那時候毛主席逝世,我們在井下化悲痛為力量,一定要把礦井建好,三十處沒有任務時,我就到別的處支援,別的處很歡迎我。”陳登明說。
“加入中國共產黨后,我對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我是黨員,又是領班,每天我第一個下井,最后一個升井,因為我得向全隊隊員的安全負責”。陳登明說黨員是安全的一道屏障,每天下井后,他走在前面,先檢查頂板,再查看巷壁,把掉下來的矸石處理完,確認無安全隱患,才讓別人跟上。
井下生產中,黨員沖鋒在前。從北京領回來“猛虎掘進隊”的旗幟后,每名隊員都倍感榮耀,從此對照旗幟“找差距”成了黨支部必修課。
陳登明不止一次提到他文化水平低,但是在他的隊友們看來,他是一個萬事通。井下遇到任何難題,看到陳登明來了,大家就松了一口氣。陳登明說:“當時大家文化水平都不高,干活全憑經驗,我們得幫助大家學習進步,我們在黨支部中開設了學習班,大家一起學”。
筆者問陳登明為何這么拼,他說:“那時候我渾身有勁兒,閑不住,就喜歡到井下干活。黨給我的榮譽實在太多了,我被評為淮北勞模、青年標兵、煤炭部勞模、全國勞動模范,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了全國總工會委員、全國人大代表,給我這么高的榮譽,可我做的實在太少了,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我陳登明”。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作為一名老黨員,您有什么想對黨說的?”筆者問。
陳登明想了想,鄭重地說:“和在槍林彈雨中流血犧牲的同志相比,我的成績微不足道,希望中國共產黨越來越好、國家越來越好”。